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明白这两点就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离合器踏板松开速度和油门深度的配合达到较理想的换档操作,提高舒适性也减少离合器的磨损。 最简单有效的换档操作是——“快速换档”,快踩离合/快速换档/匀速松离合,目的是尽量减少飞轮盘和一轴之间的转速差,使换档平顺。 这种方法在升档时比较容易做到,在降档操作中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降档时需要用到另一种操作 ——————————“轰空油”。 “轰空油”是在踩下离合踏板后,再深踩下油门踏板让发动机转速提升,然后略抬起油门踏板同时松离合器踏板。这样做目的是提高曲轴转速配合变速箱转速。略抬起踏板是为了在离合器切合后保持正常行驶,如果不松一点车会窜出去。深踩是为了让发动机转速尽快提升(尤其对于现在的电控油门发动机)。 因为电控油门车辆和拉线油门又不同,电控油门踩油门踏板只传递给ECU一个加速愿望,具体转速提升到什么程度需要ECU计算后确定,因此比拉线油门有更明显的滞后,在跟油操作中应该更深更快的踩下油门踏板表示加速愿望很强。 在减档时,因为低档减速比肯定比高档要大,2500转从五档减到四档大致发动机大致会在3000转,这样就需要在换档动作完成后“轰空油”来提升发动机转速再松开离合器踏板。再比如遇情况摘档后再回复挂档也需要先“轰空油”让转速上去在松开离合踏板。 民用车大部分装舒适性离合器总成。这种总成离合器切合行程长,离合器压盘从接触离合器片到完全压实有一个过程,并通过离合器片上的缓冲弹簧衰减冲击提升舒适性。 因此离合器松的快慢还要考虑到切合的缓冲过程,如果松的太快动力输出会超过缓冲弹簧的作用范围反而不舒适,松的太慢离合器片和压盘、飞轮盘半摩擦状态过长会增加离合器片的磨损。 转速的下降还和车速有关。车速越高换档时变速箱一端转速下降越快,飞轮盘一端也越快,但这两端转速的下降和车速并不是正比关系。因此各档、各转速段需要轰油的程度也不同。
关于降档的补充说明 向下换档有两个目的: 一是减速、 二是超车、 A. 减速 先踩刹车, 然后踩下离合, 这时车速降低,由于右脚离开油门,所以发动机转速也开始降低. 由于踩下离合后发动机的阻力很小(只有一个飞轮), 转速下降较慢, 而随着刹车变速箱的输入轴转速则在下降, 进入新档位会输入轴转速会增加(以为换档系数> 1), 例如4档换3档时输入轴转速会瞬间提高到原来的1.3倍, 但由于车速已经降了一些, 所以这时不用轰油门也可以实现在新档位下输入轴的转速(也就是离合片的转速)与发动机飞轮转速相等或很接近. B. 超车 这时一般不会踩刹车, 换低档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扭力(从而使车的加速度变大), 这时应该踩下离合器后右脚跟一脚油, 来实现平顺换档. 所以, 降档超车时轰一脚油, 降档减速时踩刹车(不轰油), 都可以实现平顺换档. 说穿了就是, 要实现平顺降档,不管是通过加油门来提高发动机转速,还是通过刹车来降低离合片转速, 其目的就是实现在新档位上飞轮与离合片的转速一致.
以上是让你明白道理,但要达到自如运用的境地,还需要驾驶者自己在实际操作慢慢感受和体会 1。什么叫换档平顺换档平顺度=换档瞬间车的加速度=(新档位车速 - 原档位车速)/离合片从接触到完全结合的时间。这个值越小,换档越平顺(也就是说乘客感觉不到换档瞬间的速度变化)考虑到车速与变速箱输出轴的转速之间是线形关系,即 V=k*R2 (V为车速,R2为变速箱输出轴转速),所以换档平顺度也可以用换档前后变速箱输出轴的转速差来衡量,这个差值越小,则换档越平顺。 2。换档时的发动机转速换算首先定义一下齿比(也就是不同档位下的变速比):齿比=从动齿轮齿数/驱动齿轮齿数=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即:输出轴转速=输入轴转速/齿比假设换档前瞬间原档位(原档位的齿比为n1) 下发动机转速为 R1,则此时变速箱输出轴转速为 R = R1/ n1。离合器踏板踩下后,发动机飞轮与离合片脱离。 此瞬间汽车仍以原有速度行驶(忽略各种阻力),由于变速器输出轴、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之间是刚性齿轮传动关系,车速保持不变时变速箱输出轴的转速也保持不变。 此时变速箱切入新档位(新档位的齿比为 n2),那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离合器重新结合时发动机的转速应该调整到多少转(R2),新档位下变速箱输出轴的转速才能保持为原转速 R 呢?(即实现平顺换档) 注意: 如果能在离合器的摩擦片接触发动机飞轮前将发动机转速调整到理想转速,理论上飞轮与离合片不会发生滑动摩擦,从而可以减少离合片的磨损。根据齿比公式,R=R2 / n2 = R1 / n1, 所以 R2 = R1 * n2/n1。 也就是说,当发动机的转速调整到 这个转速时可保证离合器结合后变速箱的输出轴转速不变。我们不仿把 目标档位齿比/原档位齿比 定义为 "转速调整系数",只要记住转速调整系数就可以实现平顺换档了。 假设 1档到2档的换档系数是2,从1档升2档时在离合器结合前松油门把转速减半再松开离合,则能体验到最平顺的换档。实际驾驶过程中感觉,不管平顺不平顺,1档换到2档后的瞬间,会发现发动机的转速马上下来了,具体下降到多少,取决与这个系数有多大。系数越大,转速变化越大。 3。实例宝来1.8T 手动变速箱MQ250的齿比如下(MQ200的齿比与MQ250相同,其它参数不同): 1档 n1= 33:10 = 3.3 2档 n2= 35:18 = 1.9443档 n 3= 34:26 = 1.308 4档 n4= 35:34 = 1.029 5档 n5= 36:43 = 0.837 从上面的系数的变化还可以看出——档位越高平顺换越容易实现 ~最容易实现平顺换档的是4档与5档之间的切换
~最难的是1档与2档之间的切换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德国曾有一项调查发现,女性停车要比男性多用20秒。一些女性抱怨,这是因为她们的胸部妨碍了倒车时的来回查看。该调查引起不少女车主的争议。但最近却常常见到女性开车发生事故的新闻,让不少男性车主再次认为,女司机有不少弱点,驾驶技术不靠谱。
前不久,浙江宁波一位考取驾驶证不久的妻子在倒车时不慎将指挥倒车的丈夫夹死,自己也意外身亡。而近日,郑州一女司机倒车时也因为错把油门当刹车而发生离谱的意外,车子整个冲破路中间的护栏,撞人、撞车又撞树。这些女司机发生车祸的原因确实让人出乎意料,或者难以琢磨。
女性如何找出自身的弱点并克服,看来是个值得广大女车主思考的问题。
弱点1 胸大影响倒车
也许对于全世界的女性来说,倒车都是一个恶梦,英国也不例外。据数据显示,2011年,英国因为倒车技术差而没有通过驾照考试的女性共有4万多名,而因同样原因没有通过驾照考试的男性数量仅为约2万人。
另外,女性在换挡和转向上的表现也比男性差。德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女性停车要比男性多用20秒。一些女性甚至抱怨,这是因为她们的胸部妨碍倒车时来回查看。不过胸部突出到妨碍来回看?这个似乎需要很夸张才行。而更多时候的实际情况是,女性更喜欢把座椅尽可能地向前推,而这种不太科学的座姿,让她们在倒车时遇到了妨碍。
弱点2 开车也亲嘴?
不要说一些年轻男性开车冲动,一些年轻女性有时候也挺让人意外。去年在河南郑州市,就发生了一个追尾事故。一辆越野车撞了一辆出租车和路中间护栏后,又追尾一辆机动三轮车。但让人意外的是,肇事车辆内一女子称,出车祸的原因是:和女司机“亲着嘴就撞车了”。而这两位女子是90后。开车打手机已经算是危险了,开车亲嘴这一说,也真不知道该如何评论了。
弱点3 边开车边化妆
即便正在开车,有的女性也能找到别的事干。6月26日,英国一项调查发现,每年的45万起大小车祸,其原因竟是因为女性在开车途中化妆。据调查,高达43%的女性上班族为争取时间,但只有14%女性认为,边开车边化妆会危及行车安全。
调查称,开车的路上必定要等红灯,偶尔还会遇到塞车,许多出门前来不及化妆的女性会拿出化妆品来。当然,太晚起床是女性要在车上化妆的主因。除了开车族,搭乘运输系统的女性也会在车上化妆。调查还发现,63%女性上班族会在火车上化妆,在公交车上化妆者也有43%。
调查甚至还统计出了化妆时间。因为赶时间,女性化妆大多速战速决。21%女性不到五分钟就解决,42%花10分钟。要化上20分钟的只有22%,花30分钟的更只有10%。但是要知道,要发生车祸,那可只是需要几秒钟的事情。
链接
女性开车4大注意:
女性开车就这么不靠谱?其实,上述的几个原因,都是非常个别的现象。但有些现象,却是十分普遍的,比如犯怵、空间感不强等。而以下4点,就是女性开车最好要注意的地方:
一、克服害怕心理
不少女性表示,开车时遇到情况容易犯怵。甚至轻轻碰过一次后,心里就有阴影。实际上,开车讲究的就是要胆大心细,越是害怕,越是容易出错。如果开始还没有信心,最好请一位熟练的驾驶员坐在你旁边多指导,找到自信再自己单独开车。
二、开车禁忌要记住
有些女性开车有许多小毛病或者不注意,例如开车时照镜子、抹口红、画眉毛、吃零食、穿高跟鞋等,其实这些都是妨碍驾驶安全的行为。 如果非要穿高跟鞋,那就一定要在车上准备一双平底鞋,开车时换上。
三、养成良好习惯
空间感要培养,良好习惯也要培养。不注意观察前后左右的状况,不懂得观察其他车辆的动态,不及时预判、且不懂得提前准备下一个动作,这些都有可能成为驾车隐患。
四、学会开快车
要正确意识到,开快车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危险,有时开车太慢也会很危险。如果你不敢开快,就不要霸着快车道一直开。试想一下,你开着时速50公里,别人的车则以时速120公里的速度在旁边呼啸而过,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危险?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车速应该是依据不同的路段、车流速度来定。郭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