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实验时间:
11月28日
实验地点:
中山东路
实验用具:
雪地靴、高跟鞋、平底鞋、松糕鞋、坡跟鞋、直尺、自动及手动挡轿车
实验缘由:
入冬以来,雪地靴成为年轻女士的首选。与此同时,“穿雪地靴开车是危险驾驶”的说法也在网上热传。有网友称在高跟鞋、拖鞋、松糕鞋中,雪地靴是“史上最难开车的鞋”。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以往的交通事故中,确实存在因穿雪地靴引起的事故。昨日,记者和市民李女士体验了在短距离内,穿不同的鞋子开车时刹车、加速、减速的感受。
穿雪地靴开车熄了火
实验过程:记者穿雪地靴驾驶自动挡轿车行驶,起初柔软厚实的鞋底感觉非常舒适,但随着在油门与刹车间频繁切换,双脚渐渐麻木,感觉不到油门踩到什么程度。路口遇上红灯时,记者按平时习惯踩了刹车,但明显达不到刹车的力道,随后加大力度才踩停。
李女士换上雪地靴发动一辆手动挡轿车后,车子迅速加速后突然熄火。“因为感觉不到油门的深浅,踩油门和刹车时找不到感觉。”李女士说,车辆行驶时,宽大的鞋头很容易卡在踏板间,加上中山路行人较多,手忙脚乱之下与离合没配合好,车子就熄了火。
实验结论:实验中使用的自动挡轿车刹车及油门间距7.6cm,手动挡轿车两个踏板间距8cm,宽度10.7cm的雪地靴容易卡在两个踏板间,导致事故的发生。
穿运动鞋开车最舒服
实验过程:记者换回平底鞋开车行驶时,发现还是穿着它开车最舒服,很容易控制油门和刹车的力度。
实验结论:穿平底运动鞋开车最舒服、最安全。
穿松糕鞋掌握不好力度
实验过程:有2年驾驶经验的李女士穿松糕鞋驾驶自动挡轿车起步时,车身突然冲出停车位后又猛地停了下来。据李女士称,平时穿平跟鞋开车时能平缓起步,但是穿上鞋底较厚的松糕鞋后,脚下和踏板之间好像出现了隔离带,力度不好掌握,用力稍大就会导致车辆起步时车身向前猛冲。
实验结论:厚厚的鞋底致使刹车时脚部的感觉减弱,很容易踩轻或踩重,无法敏捷和灵活地操作。特别是在极短时间内加速和减速停车时,极易因控制不当酿成事故。
穿高跟鞋踩刹车易打滑
实验过程:记者驾驶轿车行驶时发现,鞋跟容易卡住油门、刹车踏板,有时候还会被脚垫牵绊,小腿感觉紧绷且有酸胀感。另外,因为鞋跟着地面积小,踩踏刹车踏板脚部左右摇晃,容易打滑,刹车的力度很难控制。记者紧急刹车时发现,鞋跟还容易卡在制动踏板下踩不到底,从而导致刹车不灵。
实验结论:穿高跟鞋开车,控制刹车时没有着力点,鞋跟越高,踩刹车越没有力度,紧急情况下司机会感觉力不从心,刹车踩不到底。
教练:鞋底太硬或太厚不建议开车穿
平时走路坡跟鞋比单跟鞋舒服,但是进到驾驶室,因为前后跟高度不同,在刹车和油门之间来回移动不方便,力度无法把握。男士雪地靴同样存在此类问题,记者测量一双42码男士雪地靴发现,前脚掌宽度为12cm,而小型轿车的刹车踏板与右侧车体间距约为13cm左右,很容易被卡住。
省会某知名驾校教练张克琳告诉记者,很多女学员冬季学车时,会选择保暖性较好的雪地靴或高筒靴,她总会一再强调穿平底鞋开车的重要性。鞋底太硬或太厚的鞋子都不建议开车时穿,因为驾驶时缺乏脚感,驾驶员无法正确判断对车子的掌控度。
民警:鞋底有积雪或薄冰要立刻清除
新西警务站民警李晓光表示,如果是从保暖的角度出发,建议穿雪地靴、松糕鞋的女性在车内准备一双适合开车的鞋,这样既保暖又能保证安全行车。此外,驾驶员应注意自己的鞋底,一旦鞋底有积雪或者薄冰,要立刻清除,否则踩刹车时,容易误踩到油门,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报道,继出租车合乘政策出炉后,北京市年内还计划出台私家小客车“拼车”指导意见。目前一些细节已经明确,包括对公益性拼车的鼓励支持,比如评寻合乘达人”、奖励社会效益显著的合乘网站。同时,对合乘费用的分担,不简单地认为是非法运营,对以合乘名义进行非法运营的也将依法处理。
拼车虽好但是问题也不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长贾新光()认为,怎样保障乘车人的安全,如何区分非法营运的“黑车”和允许拼车收费的私家车,这对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个挑战。
北京或出台私家车拼车意见 安全等问题待解决
北京拥有超过500万辆机动车,其中7成是私家车。数据显示,通过高速收费闸口的私家车里,超八成只有司机1人。这给城市交通、社会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顺风车发起人、顺风车公益基金管委会负责人王永日期对媒体表示,拼车能够减少10%到25%的车辆出行。王永分析说,北京目前有520万辆车,如果按照每天减少10%的车出行,就能减少52万辆车的出行,52万辆乘以和尾气排放,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据经济之声报道,私家车拼车,已经不是新鲜事儿,而有可能得到官方支持和鼓励,还是第一次。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交通委将会出台指导意见,规范拼车过程中的费用分摊、事故追究等细节。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能力暴露出不少问题,“拼车”合法化无疑被寄予厚望,北京市能够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可以看出该市对公共利益的尊重。当然,矛盾总是对立存在的,我们应该想到“利”,同时也不能忽视“弊”存在的可能。
拼车这种事情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个别私家车主将这种行为当成“生意”去做怎么办?利益的存在,会制造很多矛盾,如果个别车主将自己的私家车当成出租车来用,会不会在无形中伤害到“的哥”们的利益?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严重,谁又该出来协调双方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于因为“拼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经济纠纷等问题,如果私家车在有偿“拼车”期间出了事故,保险公司会以“私家车变更车辆用途”这种理由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免赔的可能。对于这些问题,北京市交通委又该如何应对?
专家:如何区分非法营运、安全等问题需规范
按照国际上的一些做法,参与拼车的人需要签署免责声明。只要不是因为驾驶人违法驾驶造成的人身伤害,拼车人是没有权利要求赔偿的。
贾新光认为,怎样保障乘车人的安全,如何区分非法营运的“黑车”和允许拼车收费的私家车,这对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个挑战。如果出了事故以后,驾车人有强制保险,乘车人怎么办?是驾车人负责还是说单有一份保险?它的收费问题,其实应该由拼车人自己协商解决,但是有时候黑车介入的话,比较麻烦,这些都需要想办法规范一下。
此外,贾新光建议,我国如果有更多城市推广私家车“拼车”,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比如划定“合乘”专用车道,更能鼓励人们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表示,鼓励“拼车”的同时,也将严打非法运营。这就要求,必须给“拼车”和非法营运一道清晰的界线。有媒体表示,找到这条界线其实并不难,非法营运收费是为了赢利,而“拼车”的收费只是回收成本费用,我们只要设定好相关的标准就可以了,例如执法部门综合耗油、车辆磨损等因素,核定一个每公里多少钱的上限,如果车主的收费超过了限额,那将可被视为非法营运。当然,这一限额的制定也要充分征集民意,以求得广泛接受和认可。
曾经的私家车合乘游走在灰色地带,完全建立在彼此的信任关系上。如今,是时候给这种关系筑牢法律基础,保障双方权益了。所以,私家车合乘合法化后,很多法律责任亟须明了。(中新网汽车频道)
最近更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