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在驾校学车,毫无疑问教练就是最权威的老师,学员们学开车的唯一参照物。而你知不知道,就算你顺利地考到了驾驶执照,可你的驾驶还是存在很多错误,有些错误甚至是会导致危险发生的。而这些错误,恰恰就是你的“授业恩师”教给你的?对照下面看看,有哪几种驾驶行为已经成为你的习惯呢?
先离后刹?
新学员的油离配合一般都掌握得不好,容易熄火。为了避免新学员在驾车过程中频频熄火,教练通常会让学员在碰到情况需要刹车时,先把离合踩到底,再踩刹车。哪怕只是在正常减速停车时,也都要左脚先把离合踩下去,右脚才敢往刹车踏板上放。有的人刚从驾校出来,甚至养成了左脚一直不离开离合踏板,一有情况先踩离合的坏习惯。
正解:
先踩离合再踩刹车,要比先踩刹车后踩离合所需的制动距离长很多,特别是在车速快而情况紧急的时候,这个细微的动作就会带来更明显的差别。“先离后刹”在下坡时尤其危险。此时挂1挡或2挡,就等于运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而如果先踩下了离合,就等于在空挡状态下滑行制动。此时就等于放弃了发动机制动,而完全依赖于制动系统,刹车皮会越来越热,如果坡度既长且陡,就极可能导致刹车失效而发生危险。
如果在正常行驶时,左脚不完全离开离合踏板,当车略有颠簸时就会影响离合片的接触,这样既会缩短离合片的寿命,又损耗动力。
为安全,走里道?
在北京的环路上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在最里道有一辆车慢悠悠地开着,后面压着的车无论是按喇叭还是变换灯光都不能对这辆车起任何作用,性急的只能想办法并线到它前面再并回来。如果有机会问问这个“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司机,十有八九是刚拿本的新手。这样长时间在快行线里磨蹭的根源居然也是在驾校学车时教练教的。因为“最外道总会有出口进口,情况变化最多;而在中间道,两边都会有车并线不容易兼顾。而最里面的快行线,只需要顾及右边的情况就可以了。”
正解:
最里道通常都是快行线,长时间在快行线上慢慢开车,从道德角度讲,是令其他司机所不齿的一种行为。因为一辆车,不仅使整条快行线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还逼迫后面的司机改行其他道,进而影响到其他车道内的正常行驶秩序。开车不熟练并不至于被人鄙视,可是明知开得不熟练还要去快行线里添乱,这种行为就让人无法尊重了。
点刹最有效?
很多教练在教学员如何控制刹车时,“点刹”是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所谓“点刹”就是以尽量快的频率踩刹车再松开再踩再松开,如此往复。按教练的解释,这样踩刹车的作用是可以防止车轮抱死,增加对车轮的控制力,避免在紧急刹车时车辆发生失控或翻车。
正解:
原来的汽车很少有配备ABS即刹车防抱死系统,所以,在很多驾校教练的心目中,“点刹”仍然是避免车轮抱死最有效的刹车方式。可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ABS现在已经成了大多数车的标准配备。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当系统发现车轮被抱死时,立即自动放松制动片,使车轮继续滚动,然后再自动刹紧,发现抱死后又立即自动放松,这样不停地刹车、放松,在一秒内可作用60至120次,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却远远高于人类所能做到的每秒1至2次点刹。这样,车轮的间歇转动就给驾驶员提供了控制方向的机会,使驾驶员可以边刹车边转向,从而得以躲开危险区域。
在有了先进的电子辅助之后,人为的“点刹”自然已是多余。而由于“点刹”会不断松开刹车而延长了制动时间,这自然也会大大延长制动距离,面临紧急情况时将会非常危险。
低转速加挡?
多问几个学员或新手,就能发现,几乎所有教练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车一动就换二挡,尽量早加挡”。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却在很多驾龄挺长的老司机中成为了“真理”。他们习惯于在转速为1600rpm至1800rpm时就换挡,理由是“低转可以省油,对发动机也好”。
正解:
过去在中国,发动机和整车的工艺水平无法接受高转速和高速度的考验。而目前的发动机都是按照在较高转速下工作设计的,其材质和精度已经不需要“低转保护”。如果发动机长时间在非正常的低转工作状态下工作,内部机件的负荷和磨损自然增加。而且长期低转工作还会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积碳,发动机的自洁能力又得不到有效发挥。所以,为了您的车着想,千万不要总是低转速加挡,改为在2000rpm至3000rpm时加挡较为合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已经在驾校学到了如何将车开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把车开得更好。其实,上面说到的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在平时的驾驶过程中稍微留心,并不是难以改变的。就算已经是习惯成自然,我们也要强迫自己逐渐改正,不要再让这些早应被淘汰的错误驾驶方法继续存在。
文章来源:石家庄学车网 http://www.0311xc.net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2013年驾考按照新交规规定,驾考中的场地考试,把以往的桩考(倒杆)与场考合并,练习项目减少到5项,侧方停车与倒车入库两个考试项目,取代已取消的单边桥和连续通过障碍,成为现在学员们公认的场考最难的项目。
那么,侧方停车与倒车入库究竟难在何处?学员们该如何练习和应考?记者昨日走访多位资深教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难点和过关窍门。
难点1:没有挂杆作参考,倒车没准头
在取消挂杆作为参照物后,让原有的倒车角度(准头)不再起作用。虽然地面上仍有标线可以参考,但却没有直立在地面上的标杆直观和准确,对于这一点变化,学员们普遍表示,很难找着倒车时的准头。
[支招]后视镜和门把手做参照
没有了大家习惯的参照物,就需要寻找新的参照物,这是目前大多数教练都在尝试和摸索的事情。不准用挂杆,我们可以利用后视镜、后保险杠以及车辆门把手等与标线的对比关系,找到较好的参照倒车角度。
难点2:半离合控制车辆,中途禁停车
之前的桩考(即倒杆),使用带有分动器的皮卡车作为考试车辆,学员通常不需要保持半离合状态倒车。现在,新驾考场地考试统一使用普桑作为考试车辆,学员需要用半离合控制车速,且倒车入库与侧方停车均禁止中途停车,这无疑加大了学员们手、眼、腿配合的难度。
[支招]把握弯直道的离合轻重
目前的考试要求学员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半离合。在进行训练具体项目前,学员应该先花大量时间练习半离合掌握,要能够清晰、熟练地通过踩深、踩浅离合点控制车速。甚至通过练习来熟悉弯道与直道上保持相同速度,需要的不同离合点位的细微变化(弯道踩得较浅、直道踩得深)。熟悉半离合后就能很好地控制车速,之后通过考试的难度就会低很多。
秘籍
对于场地考试中最难的倒车入库与侧方停车,教练们都在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摸索,一些教练也已拿出了相应的对策。但在采访中,大部分教练都对自己的独门秘籍讳莫如深,不愿公开。经过努力,我们了解到部分教练的一些通关技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玄机。
(本部分秘籍大致以身高170厘米的学员为标准,身高与体重不同,会对参照物的视觉位置有影响,请读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侧方停车示意图
侧方停车相对倒车入库较为容易,目前倒车的方式也较为统一。
其他方法
另一个驾校的唐教练对陈教练的方法进行了小改进。他认为,在第二步骤时,通过右后视镜观察右车门把手,车把手与白线前夹角对齐时再回方向盘,会更加准确。
倒车入库示意图
专职教倒车入库的驾校资深教练给我们介绍的方法,是我们了解到目前教练们较为流行使用的方法(不同的教练会稍有改动),比较简单实用。
其他方法
对于如何倒车入库,也有教练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步骤更为简单。
第一步,在倒车时先看左后视镜,当左后视镜把白线遮挡时,迅速往右将方向盘打死。第二步,看到左后视镜与库位白线平行后,直行入库。第三步,在库位前端边线目测位置接近左后视镜时停车即可。
最近更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