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开车小动作引发事故 低头捡东西容易追尾
开车打电话、抽烟, 现在已经成了人人皆知的不良驾驶习惯,可是,容易引发事故的小动作不仅仅如此。记者昨日从南京交警三大队了解到,近一个月来,在该大队辖区内,因边开车边系安全带、开车时捡拾掉落地上的物品,开车时擦车窗雾气等小动作,就引发了多起交通事故。
小动作1:车上路了才低头系安全带
11月中旬,家住来凤街的李先生驾车前往禄口机场接人,当车驶上长乐路时,他看到有交警在路上执勤。李先生想起自己安全带没有系,便用右手扶方向盘,左手去拽安全带。车行至市第一医院门口时,李先生忙活半天,都没有把安全带插进去,于是低头寻找插孔,没想到就这一低头的功夫,车撞上了前方正在走斑马线的路人。好在车速不快,路人只是软组织挫伤。交警认定,李先生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出门前系上安全带,就不会有这事儿了,不仅来不及接人,还要赔偿医药费。”李先生非常懊恼。事故民警介绍,一些驾驶员喜欢边开车边系安全带,仅仅他们辖区近期就发生了两起此类事故。
小动作2:开车时捡东西忽视观察
11月上旬,王女士驾车准备去上班,当走到升州路仙鹤街路口时,因一个急刹车,原放在车前中控台上的餐巾纸盒掉落。王女士下意识低下头弯腰去捡,只听“砰”地一声,车子撞到了前面一辆正在等红灯的面包车。无独有偶。张小姐驾车由北向南从中山南路行驶至钓鱼台路口时,化妆包掉落而下,她侧过身子去捡,结果车撞到了前方一辆正在过马路的电动自行车,50多岁的车主刘先生手和脸都被擦伤。“在这两起事故中,王女士驾龄已有3年半,张小姐驾龄有5年多,都不是新手。”事故民警介绍,两人捡东西前都认为不会出问题。
小动作3:边开车边拿布擦玻璃雾气
11月18日清晨,戴女士开车送女儿去上学,当车开到长乐路路口时,前挡玻璃的雾气挡住了视线,她拿起抹布就擦玻璃,没将车停下,也没留心车前方正好有个行人,车就这么压到了路人脚。当交警赶到现场处理时,戴女士十分委屈的说,自己不是故意要边开车边擦玻璃的,主要是车前挡玻璃起雾了,什么都看不见。“你不会打开汽车空调的除雾功能吗?”听到交警这番话,戴女士一脸茫然。原来,戴女士平时很少开车,因为丈夫出差了,她才开车接送女儿上学。“不会用空调除雾的驾驶员还不少,尤其是女司机。”事故民警说。其实空调除雾办法很简单,就是先启动空调,将温度调至采暖,用热空调制造的热气来将车内雾气烘干。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现在很多朋友还在对于“是否应该长时间原地怠速热车”的问题进行争论,这是没有必要的,是误区。原来笔者楼下一个老司机,之前开马自达,现在开A6L,冬天的时候每天都会看到他的车静静地停在院子里吐着尾气,至少5分钟,长的时候要十几分钟。这是完全没必要的,没有优点,只有弊端。
为什么长时间原地热车没必要?
弊端1:消耗汽油。白白的停在那里烧掉10分钟怠速的汽油,和平时堵车没什么两样。
弊端2:产生积碳。长时间怠速运行发动机燃烧不完全,会产生较多的积碳,如果温度低则会产生更多,所以说长时间原地热车没有有效地保护发动机,反而让发动机的健康打了折扣。
弊端3:污染空气。因为原地怠速热车时三元催化器是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的,这样有害气体不能有效被净化,保护空气,人人有责……
事实:
只要发动机运转起来,它内部的所有零件就全运动起来了,机油也从点火的那一刻起就从机油泵泵出,不断在发动机内循环起到冷却和润滑的作用。但是在气温低的时候油液的粘度会很大,需要一个循环时间,这个时间20秒钟左右即可。其他要“热”的部分还有喷油系统和冷却液,不过这也都是在半分钟到一分钟就能循环到位的。即使是在冬天低温环境下,1分钟的原地热车也足够了,1分钟之后都是没必要的。如果打算靠原地怠速让转速和水温都达到标准值,10分钟恐怕都做不到。
唯一正确的热车方式:低速行驶。在原地热车半分钟到1分钟之后,转速稳定下来,就可以挂档上路了,控制好转速不要超过2000转,温柔换挡稳加油,这是最标准最正确的热车方法。节能、环保、积碳少。
结论:
冬天的时候原地热车只需要半分钟到1分钟即可,再长的时间是没有必要的,而其他季节时间可以更短,在低速行驶中慢慢热车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