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驾车的秘诀有以下三条: 1、车辆机械操纵的熟练 2、对交通法规的正确理解与执行 3、怎样看 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看”。在一辆移动的车中,我们没有时间去注意路面上所有的细节。我们应该养成一种选择性的观察习惯,即重视那些重要的细节。有了这样的观察习惯,我们就可以在快速的车流中,在有限的距离内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开车是自始至终都要看,但这种看不仅是指睁开眼睛时所看到的目前发生的事,即不应只是浮光掠影,像电影胶片一样摄录偶然的东西,而应有一定的技术,过滤出杂乱无章的信息,抓住关键有用的信息。 首先先明白一个事实,我们的眼睛只是看的过程中的使用工具,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它们选取景物,通过中枢神经传到大脑,我们才能“看见”。你的眼睛看到了,并不代表你的大脑也一定看到了,你的思维只反映一些你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的东西。这样眼睛和思维的协作工作称为视觉理解力或选择性观察。如果能养成一种好的观察习惯,那么成为一名成功的驾车者是轻而易举的。 观察具有不可思议的速度:1/150秒可以摄取一幅画面,每秒能有30-40幅完整的图片可以通过眼睛达到大脑,每幅图片都能在大脑中暂存一段时间,再被新图片冲去,象电视图像,观察具有连续性。我们的眼睛具有两种不同的观察能力。一种是由狭窄的中心视野(3º)来完成,另一种是由边缘视野来完成(见下图)。用边缘视野看不会很清楚,但对光线、运动和任何区别于背景的过亮或过暗的东西反应迅速。每个你驾车时看到的东西首先都是由边缘视野发现,再由中心视野对准时才反应。 当你加快速度开车时,特别是在你专注于一个物体时,边缘视野变得更狭窄。边缘视野在行车时还有很多作用,中心视野常称为“辨认视野”,边缘视野也叫做“生存视野”。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是很多驾车者只使用中心视野,对于出现在边缘视野的预兆不去关心。 除非一件事强烈地占用了你的注意力,否则你的眼睛在开车时应每2秒眨动一下来刷新你的记忆,提供你对路况的注意。人的眼睛如果凝视一个物体多于1.7秒,就不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变成空虚的凝视。所以你需要不断地眨眼睛,以保证能持续看到物体。通过有意识的锻炼,来迫使你的眼睛看一个物体只有2秒。养成习惯后,当你的思想不在驾车时,你仍可以避免由于空虚的凝视而造成严重问题。 为了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察习惯,你应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的本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统计,城市多于一半的致命车祸发生时车速低于50km/h(城市车祸的主要原因是不谦让路权)。大多数车祸发生时是在很“安全”的状况下:晴朗、干燥的天气,直行车道上,车流量很少。大多数驾车者都想试图避免车祸,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避免不了?主要原因是一般的驾车者完全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观察不到早已存在的危险的预兆,再加上普通的精神涣散(匆忙、担心、白日做梦、不耐烦、注意力集中到路线上),得到的只会是一个答案------车祸。 在白天,大多数交通事故是由于下面三种情况: 1、突然减慢速度,被后方车碰撞 2、突然加速,被侧面车碰撞 3、在变线时挤迫其它车辆 在夜晚大多数事故起因于下面两种情况: 1、自己车道前方车灯范围以外的物体 2、由于错误控制方向盘车辆超出了正确车道 想要增加驾车经验,你应该掌握以下五点观察方法,此方法也叫Smith System. 第一点:看高, 看远 因为一个驾车者所坐的位置是在车的中心偏左,常常出现的错误是只注视车道的左边沿或右边沿,或车头前方向路面。正确的控制方向盘方式很简单,忽略自己所坐的左侧位置,让你的边缘视野不时扫视你车道的远方的正中。你的车自然就会开在车道中间,你的中心视野可以灵活地观察前方及侧面的交通冲突。 在转弯时也是同样的道理,观察你要转去的车道的中央,你的弯就会转得即流畅又安全。 在夜晚时,观察你车头灯能够达到的地方,注意路上的黑暗物体,如果视线很差,你看高看远的习惯自然会使你的速度降低,以适应眼睛的近距离观察。 第二:扩大视野 保持你的中心视野能扫视到广阔的路面状况??前、后、左、右、上、下。(在城市开车,前方要观察到一到两个街口;后方观察靠中、左、右三个后视镜,看到后方所有车道上跟车的距离和速度;左右观察从路的最左到最右,包括对面来车,左右路边的停车、行人、路口里欲转出的车辆;往上看要看到路牌和信号灯;往下看要看到路面标志线和路面障碍。) 那么怎样才可以在行车中作一个快速判断,其过程有下面三条: 1.边缘视野发现物体。 2.中心视野移过去辨认物体。 3.中心视野的移动去抓住一些参考点??通常是物体周围的路面,这种判断常取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角度。 这样的一个判断过程不足一秒钟,但涵盖了全部上面三步骤,一旦通过物体,路面及运动趋势来作的判断形成后,你的中心视野就可以移到其它的路面情况上。如果长时间保持中心视野在一个物体上很危险,一定要保持中心视野的移动,在跟随车距足够大时,你就能用边缘视野去发现物体,这能让你能及时知道什么时候去改变方向、调整速度、减速停车或转弯。 第三:保持视野移动 长时间凝视一个物体很危险。一般来说,开车时长时间凝视可能出现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某种物体一下抓住你的注意力,那么目前的任务就是解决眼睛看到的情况,或调整速度,或换线,或按响喇叭,或以上三种调整全部需要,然后你就可以移开视线了。另一种情况是当你持续观察一个物体时间长于2 秒钟时,思维就会出现空白,这会在紧急情况下影响你的处理能力。视线的经常移动习惯会让你的思维始终处于集中状态,能让你在行车中尽快根据交通情况,天气,路面,视野情况去作调整。长时间开车时,总是保持视线移动很难做到,调整方法比如可以嚼口香糖,调整一下坐姿,变化开车的速度,交谈或唱歌。 第四:总是置身于事故之外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新手开车可要长点心 十字路口遇红灯如何刹车
刚领的驾照,想要试试手,在地下车库里直接撞上了墙,出了人命。杭州一位女司机的死,给不少人提了个醒:考出了驾照,未必真懂开车。据说,这位女司机在学车期间学得很好,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的。可是那天当车子冲向下坡的时候,她慌乱得连刹车都踩不了。
你有驾照,可是你真的会开车吗?你在驾校里学车,开车时该用的知识,你真的都学到了吗?就连教练们都承认,驾校里学的大多是应试内容,真正上了路,要学的还有很多,你的驾驶知识需要查缺补漏。
第一章 安全行车意识
查漏补缺:临路口,提前一脚减速,再一脚刹车最保险
讲到行车意识,或许大家会觉得这个概念很抽象,不过这却是两位教练一致强调的重点。所谓行车意识,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安全行车意识,一个是文明行车意识,其中,前者是最关键的前提。
安全行车意识是必须贯穿在整个驾驶过程当中的。教练们尤其强调的是,莫开赌气车,莫开英雄车。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技术高明,油门往死里踩,在路口和人家比谁起步快,这些都是要不得的。有了这些安全意识,才具备了接下来学习具体行车技能的基础。
安全行车意识包括了很多方面,朱教练提到了他认为最重要,同时又是大部分驾驶者非常缺少的预见性。他说,道路情况是在不停变化的,每秒钟的路况都不同,因此驾驶者应该具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关注的不应该只是前车的状况,甚至连前面三四辆车的状况,都必须尽收眼前。
举个例子,马上到一个路口了,这个时候绿灯在跳,马上要变成黄灯。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反应肯定是加速通过。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前面有两三辆车,你就千万不要再踩油门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辆都有可能踩刹车,这个绿灯十有八九是过不了的。尤其在这种跳灯的时候,更有必要有预见性地进行提前刹车。临到路口前的制动最好分两步,提前的一脚减速,能让车子慢下来,同时提醒后车,接着再一脚刹车,让车子彻底停下来,这种做法最保险。
除了对前方路况需要有全面的关注,对于横向安全距离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车辆并排行驶互不影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自己和旁边车辆的距离是否安全。尤其是在拥堵路段,车子挤来挤去都不在划定的车道内,这个时候稍不小心就会有刮擦。
第二章 如何学会判断
在行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很多判断。前方有并排两辆车,中间留下的缝隙是否足够通过?车轮和分道线之间有多少距离?这些都需要判断。平时在驾校里学车时,教练要么用引擎盖上的一条线做参照物,要么直接在车窗上贴一个硬币做参照物。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这些参照物都不是最实用的。
车轮距离分道线多远最安全?通常情况下,左轮距离左侧分道线大约60cm即为安全距离。那么,这个60cm又该如何判定呢?老司机一般会选择看看左侧后视镜,根据经验估计车身与分道线之间的距离。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还有一个更保险的办法:开车时平视前方,当看到左边分道线与车子左前角重合,而分道线的延伸线与前挡风玻璃左下角距离10cm左右。这个时候车辆距离左侧车道线大约60cm。
一般来说,判定好左侧位置,整辆车子在车道上的位置就对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右侧车轮的位置,来校对车辆与车道的距离。一旦发现引擎盖中央位置与右侧白线重合,这个时候说明车子已经明显偏向右边,需要及时调整。
以上这些判断车轮与路面白线距离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停车,不同的只是其中的一条白线,可能变成了马路牙子,但是判断方法同样奏效。在狭窄路面上判断车子能否通过,用的也是这个方法。将左右障碍物比拟成路面白线,再判断左右轮是否能同时通过并且与“白线”保持距离。当然,这个时候千万别忽视了两个后视镜。
除了通过观察前方来判断左右车距,我们还需要掌握另外一个技巧:用外后视镜来判断前后距离。
用后视镜判断车距,最直接的就是观察后车在后视镜中所占的面积。通常来说,当后车充满后视镜的时候,前后车距离大概只有3米左右,这意味着两车距离很近,此时千万不可以轻易变道。当后车图像在后视镜中占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前后车距大概是5米左右;占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前后车距大概是8米左右;占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前后车距在12米左右。
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后车图像在镜中占得越少,两车距离越远,这个时候变道并线的安全系数也会相对高一些。一般来说,后车图像不足后视镜面积三分之一时,再进行变道并线才更安全。
不过,陈教练也提醒我们,就算充分掌握了判断技巧,能够在变道之前进行隐患排除,还是不应该在驾车过程中随意变道。他建议要保持车道,不做毫无目的的变道,不做随意的变道,这样才能真正减少隐患。
通常情况下,左轮距离左侧分道线大约60厘米即为安全距离。
分道线的延伸线与前挡风玻璃左下角距离1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