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九种不良心态
心理因素对安全行车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总结,以下九种心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急躁心理。受利益驱动,急着赶时间、赶路程,赶趟数,路途速度越快,常常强超硬会。遇有狭窄、颠簸的路面不能及时减速,遇有道路堵塞或因气候变化迫使停车、慢行时烦躁不安。
2、逞能心理。对自己技术水平估计过高,对事故隐患欠考虑,为在同行、亲友面前逞能,满足一时虚荣,而冒险行车。
3、逞强心理。在路途中表现得处处不饶人,一路快速赶超。一旦被超,心存不服,往往与超车况速。会车时,抢占有利路面,窄道抢道,交叉路抢行,置交通法规于脑后,我行我素。
4、财气心理。见来车超车失误,偏不减速让路,反给来车施加压力;见超车超越自车时别了一下方向,赶快加速追赶,超越时再别对方一把方向;晚上行车,见对方没有及时转换远光灯,自己也来个针锋相对;窄路相遇,见对方不做避让,自己也迎头赶上,谁都别想通过。
5、麻痹心理。麻痹与侥幸同行。明明发现问题县城知道有隐患,因嫌麻烦、嫌误时,不作检查处理,小故障酿成大事故。
6、放松心理。长途跋涉进入本乡木土;驶出交通管治较严的路段;通过人车混杂或堵车的路段进入开阔路面;在自己的家门口行车等。这些情况都容易使驾驶人放松心情,解除警惕,这个时候往往也是交通事故找上门的时候。
7、慌张心理。遇有紧急情况,头脑发晕,不知所措。行车手续不全,明知故犯,违规行驶,非法运载,逃避检查等情况,都容易引起心理慌张,从而影响正常驾驶。
8、负重心理。有种种心事压在心头,不能自觉解除。驾车时心情郁闷,“人在曹营,心在汉”,发现问题滞后,判断失准,操作失误。
9、自满心理。开了几年车,没有发生过事故,自以为技术高超,从而不学习,不总结,骄傲自大,不接受亲友劝告,不吸取身边教训,处处自以为是。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张某在中移动办了违章提醒业务后,因未及时变更车辆信息,收不到违章提醒,8个月后验车时发现已经违章15次,他起诉要求中移动赔偿违章罚款等损失。记者昨天获悉,延庆法院认定中移动无过错,张某自担损失。
张某起诉称,他于2012年1月以每月2元服务费的标准在中国移动某分公司处办理了违章及时通业务,工作人员称会及时以短信方式通知其车辆违章信息。但自2012年4月16日,其重新购置车辆并进行了机动车信息变更登记后,一直没有收到任何违章信息。今年年初,他验车时发现自己有多达15个违章,罚分30分,罚款2600元,且其中多次均在同一地点违章。张某起诉要求中国移动某分公司赔礼道歉;退还违章及时通费用24元;赔偿违章罚款2600元、从他人处买分的经济损失9000元,还有误工费2000元、交通费500元,总计14100元。
中移动某分公司辩称,2012年4月16日张某变更车辆信息后,公司曾向张某的手机号码发送需重新绑定违章及时通业务的提示信息,是张某自己未进行重新登记,导致收不到违章提醒,公司不同意其诉求。
法院认为,张某接到提醒后未重新进行登记,且其违章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对交通法规的漠视所致,与中移动是否向其发送违章提醒短信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张某因交通违章被扣分、罚款,中移动某分公司并无过错,由此产生的相关损失应由张某自行承担。法院驳回了张某的全部诉求。
最近更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