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据报道,19日南京六合区某驾校组织学员参加科目一的理论考试,一名学员携带纽扣摄像头和蓝牙耳机,在考场外两名青年的配合下进行作弊,结果被民警当场发现,其此次考试成绩无效,并被取消3年驾考申请资格。
想拿驾照,却不好好看书;想过考试,只会作弊取巧。上网搜索了一下,这样的事还真不少。无线耳机、针孔摄像头、3G视频、信号发射器……作弊工具花样百出;花钱找“黄牛”,重金贿考官……各种手段轮番上马。考试不能作弊,这是小孩子也懂的道理。不作弊,才能体现真实水平;不作弊,才能保证公平公正。驾考,是为了测试学员对交通知识和驾驶技巧的掌握情况;驾考作弊,是对考试秩序的挑战,更是对社会安全的无视。如果通过作弊拿到驾照,很有可能又多一个“马路杀手”,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负责。
有人说,新驾考难度加大了,作弊也是无奈之举。新驾考科目一考试没了题库,科目二考试取消九选六、改为五必考,科目三考试增加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被誉为“史上最严驾考”。由此,原先最容易过关的理论考试,反而成了考生的“拦路虎”,“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应考方式不灵了,以致新规实施之初,考场内外“哀嚎声”一片,通过率大幅下降。于是,部分学员心生胆怯,不惜铤而走险作弊。但是,交通安全大如天,考驾照这事儿,难度提高一些有好处。驾考作弊,与食品造假、伪造学历、抄袭论文等一样,都是对诚信公平原则的践踏。
当然,在批评学员作弊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一下驾考制度呢?倒车入库、曲线行驶、侧方位停车……国内驾考考的都是手上的技术,交通信号和标志、交通法规等理论知识都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的驾考制度,充其量还是“应试教育”。只教“开车技术”,忽略“开车伦理”,结果,培养出许多有技巧却无素质的司机。中国交通肇事十几年来一直位居世界首位,有执法不严的因素,有道路设施不完善的因素,但驾驶者普遍缺少敬畏规则、尊重生命的意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说,驾考作弊是没素质,但驾校培训不到位,培养出没素质的司机,恐怕本身也是缺“素质”。建设汽车文明社会,驾考制度亟需升级,这升级不只是考试难度升级,更重要的是,要尽早实现“应试驾考”到“素质驾考”的升级。“史上最严驾考”还得补上考“素质”这一环,驾校培训补上“驾车伦理”这一课,当然,这样的“素质驾考”,不能止步于考场,而应伴随驾车出行的每一天。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除了刹车失灵,在驾驶中还有哪些危险情况需要用到一些技巧处理?上海驾校冯教练告诉记者,刹车失灵相对而言还是小概率事件,驾驶员要更加警惕那些常见的危险情况。驾校针对经常容易发生的危险情况开设了涉险车辆自救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有三项:水箱开锅、车辆自燃、车辆被淹。
水箱开锅:开水箱盖要像开可乐
水箱开锅多数是因为车辆水箱漏水、风扇停转所致,其危害性主要在于发动机舱靠近挡风玻璃的缝隙会突然喷出大量水蒸气,不仅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还会造成发动机损坏,因此在发现车头有白烟出现后应该立即停车检查。如果在行驶中出现大量白烟遮挡视线的情况时,驾驶员应当冷静应对,不要立即急刹车,避免出现追尾事故,先看反光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停到道路右侧,然后下车在车后安全位置放置警示三脚架。
第二步就是如何排除故障,解决水箱开锅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水箱中注入水或冷却液,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马上打开水箱,因为刚开锅时温度非常高,必须先打开发动机舱盖,等稍微冷却一下后再开水箱盖。“水箱开锅自救最重要的就是开水箱盖的方法,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驾驶员受伤,因此不要急于开盖。 ”冯教练告诉记者,首先要找到一块布或者手套,慢慢去拧开水箱盖,此时的感觉就像是开一瓶摇晃后的可乐,能明显感觉到水箱内部的压力,如果压力太大就把水箱盖拧上一些,感觉压力小些了再拧开些,慢慢的释放水箱内的水蒸气,等压力基本消失后再全部打开。 “水箱开锅时,水蒸气的温度非常高,如果贸然打开,喷射出来的水蒸气可能会烫伤驾驶员,因此要非常小心地处置。 ”
车辆自燃:车辆后部着火可能会爆燃
车辆自燃的原因大多为油管漏油、电线短路,症状和水箱开锅类似,开始会出现大量白烟,此时驾驶员首先要判断,到底造成白烟的是水箱开锅还是车辆自燃。“开锅时产生的白烟是没有味道的,而自燃时能闻到橡胶等车辆配件燃烧产生的焦味,如果闻到焦味那基本是车辆发生了自燃,此时就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自救以减少损失。 ”
自救第二步是灭火,驾驶员此时不要急于抢救车内的财物,否则会耽误自救的时间,大多数驾驶员都会将灭火器放在后备箱里,但拿灭火器时要注意车辆尾部是否发生燃烧,因为油箱的位置就在车辆尾部,如果车尾发生燃烧很可能导致油箱爆燃,此时驾驶员应当远离车辆,确保自身安全。
在拿到灭火器后,不能马上打开引擎盖扑救,因为猛然开盖会导致大量新鲜空气进入发动机舱导致火势加剧。正确的处理方案应当是先开一条缝隙,用灭火器对着缝隙喷射一会,初步控制火势后再打开舱盖,对着油管等位置喷射灭火。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驾驶员并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并不是一按就会喷射,而是需要拧开一个保险栓才可正常工作。最后不论自救是否成功,驾驶员都需要报警,因此报警与否关系到是否可以进行理赔。
车辆被淹:打开车窗是逃生关键
第三种情况是车辆被淹。冯寅祺说,从被淹车辆中逃生,最关键的是能否打开车窗。在自救中,首先要排除两个误区,传统观念认为车辆涉水的极限高度是排气管的高度,但事实上应当是发动机进气口的高度,因为车辆熄火都是发动机进气口进水所致。第二个误区是,很多人认为遇积水路段应快速通过,但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匀速缓慢通过,否则溅起的水花很可能导致车辆进气口进水。
车辆被淹后,打不开车门是因为车内外有水压差,一旦车内也进水,车门反倒容易打开。驾驶员在发现车辆熄火后的第一自救行动应当是开车窗,不然等电路系统失灵后,车窗就很难打开。如果车窗无法打开,仍有几种方式逃生。一些车辆的后备箱有逃生按钮,驾驶员可放下后排座位,进入后备箱通过逃生按钮打开后备箱离开车辆。但不是所有车辆都有这一功能,驾驶员在平时要检查是否有这一逃生通道。
其次是砸开玻璃窗逃生。可用灭火器,缺点是对力气小的驾驶员来说太重,特别是女性驾驶员很难砸开。也可用逃生锤,要注意的是,砸玻璃时要砸四个角,不要砸正中间,上面左右两个角最容易砸破。方法三是用破窗器,可以最方便地砸开玻璃,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正规购买渠道,通过网络购买可能买到假货,在关键时刻起不了作用。
最近更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