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用车怎样才能省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少犯错误。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最简单办法就是改掉已有错误,以下是保养汽车的十大禁忌,车主们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正在不知不觉中毁车。
禁忌一:太阳下洗车
后果:伤车漆
很多私家车主喜欢在太阳下洗车,认为这样洗后很快就能将车身上的水晒干。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在太阳下洗车,水所形成的凸透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禁忌二:新蓄电池不充电
后果:缩短寿命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1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禁忌三:洗车像洗澡
后果:害空调
遇上下雨和灰尘多的日子,车身容易脏,车主洗车的频率也开始上升,很多车主在洗车时也希望像给自己洗澡一样弄得彻彻底底。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汽车空调外表的干爽,如果汽车空调不小心被弄湿,会影响到汽车空调的寿命。
禁忌四:圆圈方式打蜡
后果:效果差
很多人给车身打蜡都习惯地以圆圈方式进行,这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方式,横竖线交替进行,再按雨水流动的方向上最后一道,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禁忌五:机油太多
后果:出故障
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禁忌六:螺栓过紧
后果:永久变形
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联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一方面将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将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禁忌七:风扇皮带太紧
后果:轴承负荷大
有的司机认为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可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因此便一个劲地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造成风扇皮带过紧,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风扇皮带应该保持松紧适当,因为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
禁忌八:进口轮胎
后果:不适用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但国外推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适用。欧洲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较大区别,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国内就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就如同穿意大利名牌皮鞋走石子路一般,胎侧起包在所难免。
禁忌九:冷却水温度太低
后果:磨损发动机
天气炎热的时候,有的司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一味要求冷却水温度尽可能得低;有的司机为了达到降温的目的,干脆把节温器拆去,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试验表明,汽车行驶时冷却水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应控制在80-90摄氏度之间。
禁忌十:水箱“开锅”速加水
后果:气缸开裂
有的司机一看见水箱出现“开锅”现象,就担心发动机温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极可能造成气缸盖因为突然受冷而出现开裂现象。如果碰见水箱“开锅”,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立即停车,让发动机保持速度。待冷却水温度降低后,再将发动机熄火。此时如果冷却水数量不足时,应缓缓添加,以防气缸盖因骤然受冷而出现开裂。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近日,多名自称“顺风车”的车主被交警认定“非法运营”,车辆被扣并处一万元罚款。这些车主称,自己仅收取了油钱,纯粹出于好心并非盈利。
昨天,交通执法总队表示,顺风车在有金钱交易的情况下与黑车很难区分,目前只能按非法运营处理。
□事件
拼车收钱车被扣
据车主赵先生称,7月8日早上7点,他开车从良乡前往市区上班,车辆行至京石高速入口时,他见路边有人拦车,“当时正下雨,他们说要去城里上班,我出于好心就顺路拉了三个人”。途中,赵先生并未提及收钱一事,“下车时有乘客掏出了10块钱,说给我贴补油钱”。
赵先生称,车行至10号线六里桥地铁站外,乘客下车时,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坐进后座,并要求他熄火拔钥匙。随后,中年男子出示了执法人员证件,“他说是执法大队的,见我收了钱,认为我是黑车”。事后,一名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告知赵先生系非法运营,“我好心给人提供方便,人家意思下给二三十块钱,连油钱还不够,怎么就成了非法运营?”最终,执法人员将赵先生的车开走。
对此,交通执法总队第八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称,违反《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车主,按相关规定处以一万元罚款。
昨天,丰台、房山等地多车主均称与赵先生有类似遭遇。
这些车主是顺风车还是黑车,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说法
执法总队
涉及交易均“按黑车处理”
昨天,记者从交通执法总队了解到,今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布交通排堵保畅第十阶段工作方案时提到,要出台小客车合乘指导意见,但目前该意见尚未出台。在具体意见未出台前,这种搭顺风车有金钱交易或者有交易意向的做法,很难与黑车运营进行区分。目前,执法人员只能按黑车运营进行处理。
交通执法总队建议,在意见未出台前,双方最好以免费的形式合乘,以免被误认为非法运营。
律师
搭车分担成本“不算违法”
针对此事,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认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打击面过大,“搭乘者给了钞票就认为是非法运营,这就有问题”。
尹富强称,执法者对非法运营的界定并不明确,而搭乘顺风车分担成本本身并不是一种违法行为,被处罚的车主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为自己维权。
顺风车活动发起人
不为盈利倡导“免费搭车”
“顺风车公益活动”发起人之一王永表示,现阶段所倡导的顺风车是免费的,不提倡分担成本。但黑车与拼车仍存在明显差别,“最大区别就是钱的问题”。王永称,黑车是盈利行为,而顺风车只可以分担油钱和高速费这两个成本,其他费用不能再分担。
王永呼吁,在执法人员严厉打击黑车的同时,也能对只分担成本的顺风车给予支持。(记者刘晓旭黄海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