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报名方式
合作驾校
车险本是用来保障车辆遇到事故后减少损失的,但是一些人却从骗车险中获利。海淀法院去年审理了28起诈骗机动车保险金案件,较往年增长近一倍,汽修厂员工、保险公司员工,甚至包括车主和他们的朋友,怀着不同的目的都参与其中,俨然形成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利益链条。
在骗车险的实际操作中,制造车辆相撞事故、虚增车损结果是主要造假手段,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自扎轮胎伪造现场制造事故扩大车损
约有一半的案件中,都存在制造车辆相撞事故,扩大车损程度,虚增维修费用或压低维修成本的情况。其中既有制造两车相撞的,也有多车相撞的事故,一般均由修理厂员工直接驾车参与实施。制造的事故都是再造事故,在原有事故或损坏部位基础上增加撞击程度,放任或故意扩大车辆损坏程度。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配合制造事故的车辆,犯案人员就会选用最后一招,伪造单方车损事故,扩大车损。这一般出现在车主车损部位或要更换的部件明显不属于两车相撞事故能产生的结果,或未能找到合适的对方车辆的情况下,犯案人才会采用。开奔驰的蔺某,为了把奔驰车的四条轮胎都换新,就采取用刀扎轮胎放气,伪造车撞马路牙子的单方事故现场的方法,结果钱没骗到手,却把自己送上了法庭。
以次充好制造差价
但是,单纯地制造事故并不能直接实现作案目的,这只是骗保的前期手段,若要最终骗取中间差价的“拼缝”目的,还需要实施一些制造差价的手段。修理厂常用的造假手段主要包括以次充好、以旧换新、虚开维修发票、虚增定损数额四招。
修理厂瞒着车主和保险公司,以次品部件,甚至假冒、伪劣的汽车零部件冒充正品部件给车辆进行维修,然后仍以正品价格(甚至是4S店的价格)计算维修费用,骗取中间差价。这种情况中,车主其实也受损,在一些案件中,有些车主直到案发才知道被修理厂的同案犯蒙骗了。
在制造事故前,将车主没有损坏或新的部件拆卸下来,用破旧或已经损坏的同型号部件替换进行碰撞,待维修时,再将车主原部件换上,虚报更换部件的维修费用,这是以旧换新。此外,对已定损的维修项目中部分项目不维修,或者简单维修,但在开具维修费用发票时,以全部维修费用填写,甚至通过购买非法发票报送理赔。
前面的方法修理厂可以自己搞定,但是虚增定损数额必须与保险公司定损员勾结,才能实现。修理厂通过多做定损项目或以高价定损,虚增定损数额,使定损额远远高于实际应修费用,赚取差价双方分赃。这些造假手段中,以次充好较为常见。
醉驾生祸找人“顶包”
法院审理的骗车险犯罪案件中,去年的一个突出新特点就是隐瞒醉酒驾车的事故原因案件突增,较前年翻了一倍。车主一般都是在深夜醉酒驾车发生事故,且是单方事故,一方面不敢报警,另一方面又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夜深未被人发现,为了能免费修车,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时故意隐瞒醉酒驾车情节。车主主要采取两种方式造假,一是事故发生后弃车逃离现场,休息至第二日酒醒后自己报案,虚报事故时间和原因。二是事故发生后,求助于亲友,找人冒充司机报案。
虚构事故试图“巧取”
也有骗保人不用制造事故,而是采取另类的方式骗保。李某是一个汽车租赁公司老板,他将其公司购买的一辆汽车租借给其朋友使用,由于经济原因,他为了还车贷,虚构了该车辆被盗的事实,向保险公司报险理赔,后被查获。而汽修厂的老板筛某更是“绝顶聪明”,他瞒着客户,将一细绳沾水后放在车辆挡风玻璃处拍照,伪造车辆玻璃破损的假象,并用客户交给其的相关证件假冒车主报案。由于筛某事先和保险公司定损员勾结,只提供了照片就私自骗领了保险公司赔付的玻璃险。
单纯骗保费的情况较少,骗保险修车或赚取差价“拼缝”的动机占多数,出于情义协助亲友造假的现象频现在28件骗车险案件中,行为人单纯为了骗取保险金,凭空虚构客观不存在事故骗保的仅有2件。骗车险的人员因为身份和利益不同,动机也不尽相同,各有所图。主要包括几种动机:骗保动机五花八门车主借骗保险免费修车
想占点便宜,这种动机是绝大多数车主犯案的主要心理,也是大部分案件挑起的最初动因。在多数情况下,车主的车辆在骗保前确实发生过事故,导致车辆毁损,或事前存在旧损的情况,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正常程序走保险理赔,或按照正常程序只能获得部分理赔,车主为了省钱或出于贪便宜的思想,就想通过作假骗保来免费修车。
根据案件显示的情况,车主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大致是有四种诱因。一种是车主要么没有上保险,或者保险过期、无效,想通过其他车辆的保险修车,制造对方车辆全责的假事故。另一种是有的车主上了保险,但因为没有及时报案,或相关理赔手续、证据灭失等程序问题,无法正常理赔,再造假事故理赔修车。还有一种情况是车主上了保险,但车辆损毁事故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或事故原因依法不应得到理赔,虚构或隐瞒事故原因骗保修车。最后一种原因纯粹是车主的贪婪之心作祟,没有发生事故,但有废旧部件想更换,车主就故意制造将废旧部件损毁的事故,骗保免费更换新部件。
修理工“拼缝”修车赚取差价
利用保险理赔程序,通过造假使保险赔偿金远高于实际修车费用,在给客户修车的同时赚取中间的差价,即俗称的“拼缝”,是诱使大多维修和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犯案的主要动机。甚至有时车主最初并不想或不会造假骗保修车,反而是这些“拼缝”人员引诱或教唆,才产生合谋骗保的想法,“拼缝”动机是当前骗车险案件高发的最大诱因。
在今年审理的55名被告人中,将近一半为怀有此种动机的人员。在修理厂里,经营者虚增维修项目和报价,压低维修成本,赚取维修差价,修理厂职员为增加维修收入,提升业绩,赚取绩效提成。另有一些保险经营者经协商,给修理厂增加保险维修项目及额度,赚取修理厂额外返点,保险从业人员则与维修人员合谋,虚增维修费用,赚取个人回扣。保险业务员笼住客户提高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保险从业人员为了维护客户、提高业绩,也参与骗车险。保险公司业务员或代理人员,为了能让客户购买其推销的保险,提高业绩,在与客户交谈时大包大揽,作出夸大承诺,甚至承诺任何车辆破损问题都可以通过走保险免费解决。而当客户签约后,真出现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的情况时,保险业务员碍于情面,或为了维护客户,遂产生造假骗保帮客户修车的念头。其他人员为朋友不惜“打酱油”
在骗车险的人员中,还有一些“打酱油”的人员,完全出于亲友情义帮忙骗保。要么是帮助车主骗保免费修车,为车主省钱,要么是帮助汽车维修人员骗保获利,或完成业绩。这些人员大都不是为了自己获利,而是出于亲友、同学、同事情义而帮助他人获利。虽然他们没有个人谋利的动机,但在明知他人造假骗保的情况下,仍为他人提供帮助或便利,均应以共犯论。犯案情况和比重增加,涉案人员较广,不容忽视,最终,这些人员大多获得缓刑。骗保之揭秘
车险骗保作案手法相对隐蔽,具有一定反侦查性,且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温馨提示】:
石家庄学车网分享最实用的学车心得,汇聚最全面的石家庄驾校学车信息,帮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驾校。
更多的石家庄驾校学车:http://www.0311xc.net
我们会为您推荐最适合的驾校,让您选的明白,学的舒心!
团报咨询QQ:1599765256 报名热线:0311-80801909
随机阅读
醉驾入刑两年 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
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达州市通川区检察院获悉,从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至今两年来,酒驾行为大幅度减少,达州城区醉驾犯罪呈下降趋势,该院共办理涉嫌醉驾的危险驾驶案件31件,其中从2011年5月至当年底12件;2012年全年15件;今年上半年4件。醉驾人员当中70%为中年男性。
深夜冒险醉驾,撞死路人
2012年12月22日凌晨,达州市某单位员工袁某和李某下夜班步行回家,在快速通道中段两人边走边聊,突然,身后一道刺眼的亮光射来,随着轰轰的声响,两人像断线的风筝飘了出去,顿时失去了知觉。等李某醒来,发现自己斜在公路护栏上,而同事袁某横卧在2米远的路面上,已经死亡。
接到报案后,交警于当日中午抓获了肇事司机黎某,据黎某交代,事发当晚他与朋友聚餐,喝了一斤白酒,见夜深冒险驾驶一辆越野小客车从达州西外开往老城区,不幸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事发12小时后,黎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仍高达80mg/100ml。
此外,2013年1月,达州市民杨某驾驶小轿车在达州市文华街与其他车辆发生擦挂,被他人举报饮酒驾驶,经鉴定其血液酒精含量为131mg/100ml。
应酬多,醉驾多为中年男性
据达州市通川区检察院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5月修改刑法设立危险驾驶罪以来,该院共办理涉嫌醉驾的危险驾驶案件31件。经分析,达州城区醉驾者呈现出3个“70%”的特性:醉驾者中70%是3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承受的生活、工作压力大,社会应酬多,有的在人际交往中下不了情面而饮酒,还有的贪杯饮酒;70%的醉驾者为低学历人士,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法制意识不强,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多数时间交警不会设卡检查;70%的醉驾者系发生交通事故后被查获,由于饮酒导致驾驶员灵敏度降低,反应迟钝,容易发生擦挂、伤人等交通事故。
据检察官介绍,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80毫克即为醉酒。达州城区60%的醉驾案发生在夜晚,晚上8-10点成为酒驾的高峰期。
摩托车醉驾,也近30%
此外,摩托车驾驶员醉驾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已接近30%,个别摩托车驾驶员误认为交警查处酒驾只针对汽车驾驶员,以为喝点酒没事。2013年2月凌晨,潘某酒后驾驶摩托车,在彭家湾与他人发生纠纷,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赶到现场,发现潘某满嘴酒气,转警至交警部门,经抽血鉴定潘某的酒精含量高达145mg/100ml。
饮酒驾驶的危害性很大,据了解,通过广泛宣传和司法机关的严厉查处,达城的醉驾犯罪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5月至当年底12件;2012年全年15件;今年上半年4件。刘西川张聪华西城市读本见习记者黄晶
最近更新
热点排行